听新闻
放大镜
观《隐入尘烟》有感
2022-09-19 14:38:00  来源:江苏检察网

  或许大多数的我们都是平凡的个体,但平凡并不可悲,这是一种人生常态。面对人生必须要经历的种种苦难,如何学会自我救赎成为了我们毕生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最近,被安利了一部电影《隐入尘烟》。电影主要讲述了马老四和曹贵英是两个命苦的人,因为相亲走到了一起,起初贵英对他心存戒备,后来随着两个人的不断相处,马老四的敦厚老实逐渐让她放下心中戒备,两颗心慢慢靠拢,一起养鸡、养猪、种地,劳作之余,马老四还不忘给贵英制造一点属于西北汉子的浪漫,用几颗麦粒印一朵小花在贵英的手背上,而此时的贵英脸颊上也浮现出难得的羞涩之情。

  后来村子里搞新农村建设,要把废弃的房子拆掉,马老四和贵英被迫从借住的房子中搬出来。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于是他们决定建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经过几番周折,终于搬进了自己建造的土房子里,虽然简陋但却充满了温馨。

  原本幸福的生活就可以这样一直持续下去,但上天总喜欢捉弄苦命人,一场意外让贵英不幸离世,床头上的喜字也替换成了她的遗照,马老四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放走了为他干了半辈子活的毛驴,偿还了年前欠下的债务,他一手建造的土房子,也被挖掘机推倒了,最终的赔偿款却落到了他侄子的手里。电影的最后,马老四开始了“新”的生活,留给了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

  对土地的执念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永不磨灭的印记。在先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里,一亩三分地成为了最主要的经济收入,他们靠天吃饭,担心病虫害、旱涝灾,虽然经常抱怨老天爷不睁眼,苦了庄稼人,但他们依然热爱着这片土地,对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就算在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无土栽培的方法得到了推广,但老一辈也不愿意让土地荒废,因为他们不想再经历那段挨饿受苦的日子了。其实,生命最终是要回归土地、隐入尘埃,这样看来,我们的一生都在和土地“打交道”,农耕文明传承的千年基因其实从未消失。

  学会与苦难和解是我们毕生修炼的一门课程。命运有时是不公的,“麻绳专挑细处断,噩运只找苦命人”的例子随处可见,就像“二舅”、“马老四和曹贵英”,他们命途多舛、充满苦难,既没有得到上天的眷恋,也没有足以改变人生的能力,苦苦与命运挣扎,最终却变得满身伤痕。苦难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修行,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摆脱不了苦难的纠缠,我们可能会经历感情失意、工作失意,甚至是朋友和家人的离去,这些经历是悲痛的,是凡人必须要走一遭的。人生的哲学中,有个“苦难守恒定律”,即每个人一辈子需要吃的苦、受的难,总量是恒定的,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故产生。面对苦难,当下若逃避它,将来就会牺牲更大的代价去对付它。泰戈尔的《飞鸟集》中有句话: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无论旅途如何坎坷,人生最好的活法,就是坚信灰暗总会被明亮治愈,而我们的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光明与爱。

  文明社会需要关注弱者。决定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绝不是只看高楼大厦,而是要注重对弱者的关注和帮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社会一份子,当我们自己有能力时,应当要去考虑弱势群体的处境,给予他们一定的关怀,这种关怀可以是物质上的,可以是精神上的,甚至可以是一个善意的举动,让他们可以更有尊严地活下去。或许我们永远成为不了黄文秀、张桂梅,但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如果能够做到爱岗敬业,努力创造社会价值,共同富裕、社会公平正义、人的全面发展等等目标就能更进一步,如此一来,弱势群体的生活就会好过些,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会实现质的飞跃。

  信息化时代加快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我们在享受“红利”的同时,也忽视了很多东西,于是我们开始出现精神焦虑,失去了对美好事物的鉴别能力,甚至失去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有些东西可以被丢弃,有些却不能,尤其是中国人骨子里的韧性、质朴与浪漫。周国平曾说过,人的一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其实,压力、烦恼存在于任何一个时代,关键看以何种心态来面对,平凡的人生并不可悲,只要我们能够保持独立的思考,对明天充满希望,生活依然可以充满阳光。当然,这个社会也呼吁我们去关注那些底层群体,我们需要主动聆听他们的声音,回应他们的诉求,解决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搭上时代列车。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编辑:吴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