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萱草寄母恩
2021-04-19 14:35:00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开放,摘一朵送给我小小的姑娘……”春节期间热映的电影《你好,李焕英》的插曲《萱草花》,因唱出母女深情而让人感动不已。这里所唱的萱草,便是中国最早的母亲花。

  萱草又名谖草、忘忧草,谖即忘记之意。萱草的叶子像兰叶,花朵似百合,花形优美,花色丰富,包括紫萱、红萱、黄萱和金萱等。其中金萱俗称黄花菜,其花呈柠檬黄色,经过处理后可以食用。

  对萱草的记载最早出自《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这首诗在讲一位独守家中的女子思念在外征战的丈夫,于是在树后种植萱草,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排解忧愁。可以看出,早在《诗经》流行的时代,人们就开始栽种萱草,不仅是栽种,还赋予其忘忧的生动内涵。据晋张华《博物志》记载:“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张华认为,萱草能令人忘忧,是因为食用后会产生快乐的情绪。

  萱草的意象如何由忘忧演变成母爱?“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是指房屋的后半部,一般是母亲居住的房间。在古人看来,萱草可以使人忘忧,游子出门远行时,常常要在母亲居住的房间台阶下种上几株萱草,以免母亲惦念游子,同时让母亲忘记忧愁,故而古代母亲住的房间又称“萱堂”。

  自唐代起,便有很多诗词以萱草来指代母爱。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对萱草特别钟情,他在自己的画作《墨萱图》上题诗:“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朱熹也曾作诗咏萱草:“西窗萱草丛,昔是何人种。移向北堂前,诸孙时绕弄。”而最为出名的当属孟郊的《游子》,借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描绘了这样一幅动容画面:“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萱草盛开的时节,却是游子将要出门的季节。游子远行,母亲因思念而站在门前久久地凝望着,虽然堂前的萱草花有忘忧之效,但儿行千里,母亲如何能不忧?孩子走到哪里,母亲的心永远就跟到哪里。

  从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母亲的故事中,最能读懂这份牵挂。史书记载,徐霞客十几岁时父亲突然病故,他原本的远行计划因放不下母亲而搁置。然而,徐母通情达理,鼓励儿子完成游遍祖国的志向:“身为男子,志在四方,羁留家园,一如篱内小鸡,车辕小马。”22岁时,徐霞客第一次出游太湖,临行前,母亲为他整理行装,还特意为他缝制了一顶“远行冠”。其实做母亲的未尝不是时刻惦记在外的游子,希望孩子陪在身边。曾有一次徐母听到儿子旅途夜归叫门之声,竟高兴得顾不上点灯,乱束腰裙便着急去开门,可以想见那种跌撞的激动、喜悦,那种内心的思念与焦灼。至今徐母“反束腰裙、倒拖鞋”的故事,仍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

  萱草性强健,耐寒,对土壤的选择性不强,它的勃勃生机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就像母亲只有柔弱的肩膀,却有着钢铁般的脊梁。苏轼对此有传神的描绘:“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劳心插。”说到这里,不妨再重新审视那首我们最为熟知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泛着温暖的“寸草心”,指的就是萱草花。寸草心永远难报三春晖,母亲灯下缝补深情而又专注的神情,是温暖孩子一生的光芒,“密密缝”的针线里缝进了无限的爱。这样一个最简单而又最经典的片刻,凝固在传诵千年的诗篇里,深情无绝期。(孟书仪)

  编辑:吴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