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让我拉起你的手
2020-11-30 14:32:00  来源:检察日报

  聆听着涉罪少年的心声,感受着千万家长的焦虑,翻阅着沉沉密密的卷宗,我,就这样走进了未检人的日常。

  我知道,从此,我面对的不再是公司化运作的大案要案,不再是唇枪舌剑的辩护人,不再因为成功办理侵害民生民利的案件而欢喜,不再因为打击和惩罚犯罪而获得成就感。

  从此,我面对的是一个个误入歧途的迷茫少年,是问题少年背后或许支离破碎的家庭背景,或许一段段辛酸的过往。

  每一次的提审,都像揭开了一层腐布。涉嫌走私、运输毒品被逮捕的小邓,母亲独自一人在外打工时未婚先孕有了他,他从不知生父是谁,提审回忆起被逼人体运毒的经过,依然恐惧到泣不成声,乞求我们联系母亲探望他。

  短短几个月,我已经接触到好多这样的孩子,更别提多年前刚进院时,遇到的涉嫌故意伤害罪的14岁少女,在提审时声泪俱下地说养父母动辄对其大打出手,她逃出家门认识了三十多岁的有妇之夫,然而这个男人同时跟另一个十多岁的少女暧昧不清。两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为了争夺他,不惜纠集约架……

  那时,还没有未检部门,刑检有个承办人专办未检案件,那就是我的师父——华美芳。涉罪未成年人从看守所出来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打电话给家里,竟是打给她。那一刻,我心念一动,原来工作可以做到这样的。于是,在变幻的流年里,一转身,我到了刑检,并在成立未检部时,来了未检部。

  我知道,从此日夜思虑,只为了千方百计、绞尽脑汁想办法教育、挽救这些少年。批捕和起诉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如果有监管的条件,如果还有一点点的改造可能,我们都要尽量采取非监禁的措施,让这些孩子能走上正路。这于我们,是更多的责任,是满怀悲悯之心。

  还记得一个17岁的少年多次拉车门偷窃车内现金物品,他父母平时忙于经营小店,没时间教育他,一味地惯着宠着他。我们找来他父亲,详细嘱咐对其子监管教育的方式方法,综合考虑全案事实和情节,我们对他作了不批准逮捕决定。作出决定后,我们面临着公安机关和前辈同事的不理解,更担心真如他们所说,这是个无可救药的惯偷。他被取保候审后,回到了学校,最终脱胎换骨……

  不知从何时起,和别人谈论的话题不再是娱乐八卦,成了青少年教育的林林总总;不知从何时起,关注的不再是服饰搭配,成了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的新闻;不知从何时起,一本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书替换了床头的散文集。

  迷途的孩子,拉紧我们的手,就不要再放开。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检察院)

  编辑:吴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