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以案释法】数十万个人信息泄露 “中间商”竟赚百万“差价”?
2023-07-31 17:33:00  来源:江苏检察网

  刷微博逛热搜是不少人放松娱乐的方式,也有不少人喜欢用微博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微博平台坐拥六亿用户,作为六亿份之一的你是否也遇到过这些小麻烦:突然被提示密码错误无法登录!无缘无故关注一堆营销账号,甚至自动转发一些根本没有编辑过的微博!

  你知道吗?在你看不到的角落里,你的微博账号可能正作为“资源”被盗用、被贩卖,随之一起“失窃”的还有你无意间在微博中留下的个人信息。

  近期,江苏省如东县人民检察院就办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25岁的温某某是一名“吃鸡”游戏玩家,在游戏群里,他发现有人大批量兜售微博账号。商家推广、网红引流、明星打榜……微博上的“数据狂欢”无一不建立在掌握大量微博账号的基础上。在账号就是“财富”的时代,温某某嗅到了“商机”

  他在游戏群内违法贩卖个人信息的群友处,以1G100元的价格大批量购入个人信息数据。将海量数据导入批量测试软件,温某某轻松筛选出能够正常登录新浪微博的账号密码数据。为了提高这些账号的“身价”,温某某再按照“黄V、蓝V、红V、lv9、lv10……”的等级“明码标价”,微博等级越高,账号价格越贵。吴某某、马某某、张某某等人闻风而来,他们有的从温某某处购得新浪微博的账号密码数据后,再次加价出售;有的则用自己掌握的个人信息向温某谋换取筛选后的账号。就这样2019年至2021年间,上千万条个人信息经温某某这个“中间商”层层转手,盘剥下上百万非法利益。

  最终,温某某在福建省厦门市被抓获归案,如东县检察院提前介入侦查,刑事检察部门与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加强衔接配合,引导公安机关重点围绕涉案微博账号是否属公民个人信息、是否造成损失以及侵权人违法获得的利益等方面加强调查取证。

  答疑小贴士:

  1.微博账号是不是公民个人信息?

  微博账号作为记录个人网上活动的工具,与个人隐私紧密相连,并且微博账号中包含通讯通信联系方式、电子邮箱、证件信息等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活动情况的信息,故微博账号依法应认定为公民个人信息。

  2.公民个人信息损害金额如何确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的,只要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要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损害赔偿的金额一般按照被侵权人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确定,如果这两个金额难以确定,则会根据每个案件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最终赔偿数额。在本案中,温某某等人非法出售微博账号的行为侵害了数十万名公民的人格权益和财产权益,客观上确实无法查明被侵权人的具体损失。因此,本案的公益损害赔偿金额最终是按照温某某等人的非法获利数额确定的。温某某等人在承担刑事责任、缴纳罚金的同时,还需共同承担近260万元的公益赔偿金。

  本案中,温某某等七人非法获取、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侵害众多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和自由,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如东县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温某某等人被判处刑罚、缴纳罚金的同时,还需共同承担近260万元的公益赔偿金。

  检察官说法: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具有维护网信安全、社会秩序稳定及个人生活安宁等社会公共利益属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很可能面临刑事+民事双重追责。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设公益诉讼条款,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公益诉讼范围,因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还有可能需要承担公益损害赔偿。

  在此也提示您: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非法获取公民个信息的违法犯罪呈高发态势。请大家务必树立信息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意提供分享、丢弃、透露个人信息,以免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

  编辑:吴晓娟